贵州省委党校:“五步棋”引领后勤社会化服务高质量发展
中共贵州省委党校以“健全常态化培训机制,强化专业训练和实践锻炼”为导向,锚定“全国一流特色省级党校”和“后勤社会化服务走在全国党校系统前列”目标,创新推行“下好五步棋,做优五服务”模式,全面提升后勤服务保障能力,为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提供了坚实支撑。
五年来,贵州省委党校资产利用率达90%,人均能耗下降5%,服务响应率99%,综合满意度96%,获评“省级节约型机关”“无烟党政机关”等荣誉。

自2019年启动后勤社会化改革以来,贵州省委党校通过公开招标引入物业、餐饮、文印、医疗等专业服务机构,形成“专业团队做专业事”的保障格局。为确保服务质量,校方构建三级监管体系:一是制度先行,出台《后勤社会化服务合同》《监管考核实施细则》等15项制度,明确监管形式、考核标准、质保金扣押等7个环节,实行“平时+月度+季度+半年+年度”五维考核模式,通过定期排名通报倒逼服务提升。二是规范流程,督导驻校服务机构建立岗位职责、服务流程、应急预案等标准化体系,细化“次、日、周、月、季度、半年、年度”7个时间节点的常态化任务清单。三是数字赋能,依托国有资产智能管理系统、食材智慧验收平台等数字化工具,实现服务流程全链条留痕、可追溯,推动监管效率提升30%。
针对校园面积广、设施老旧、人员流动频繁等特点,党校聚焦“人、车、酒、食、水、火、电”七大风险点,构建“教育+技防+人防”三位一体安全网络。一是强化风险预判,将安全教育纳入每月政治理论学习,驻校服务机构实行安全保密“必学+必查”机制,监管部门每季度召开安全形势分析会,累计排查整改隐患127项。二是严格日常管控,门卫执行“五核对、五提醒”制度,施工项目落实“四个务必”要求,森林防火实施“五不准、五巡防”措施,水电气设施实行“四定”巡查法(定区域、责任、人员、时间),实现全年安全零事故。三是创新技防手段,通过“人巡+车巡+无人机巡+监控巡查”立体化防控,重点时段增配巡逻力量,2023年累计护送突发疾病学员就医87人次,处置林区火险隐患23起,校园安全满意度达98%。

在餐饮服务方面,建立“药食同源”特色体系,联合贵州中医药大学开发24节气养生茶饮,推出“每周新菜+季度品鉴”机制,日均保障750人次用餐,五年累计服务210万人次,餐饮好评率达97%。在智慧服务方面,建成“党校云+一卡通+物航云”平台,实现用车申请、掌上报修等14项服务线上办理,食材验收“云秤”系统使采购透明度提升40%,国有资产扫码管理效率提高50%。
针对原校卫生所设施陈旧、服务受限问题,党校投资2579.57平方米建成全省党校系统首个三级甲等医院驻校门诊部,设立国医堂、康复科等12个科室,配备螺旋CT、DR机等先进设备,日常坐诊专家5-10人,单日最大接诊量400人次。门诊部创新“免费+特色”服务模式,为教职工、学员提供中医体质辨识、颈部血管B超等7项免费检查,开展推拿、火龙罐等12类中医理疗,2023年累计服务1.2万人次,免费诊疗占比达35%。同时,为重大会议、外培班提供全程医疗保障,疫情期间开展送药上门1672人次,医疗满意度达95%。(彭华)